Friday, August 31, 2007

Poor Knights Islands

有網友提到想在紐西蘭潛水. 其實我都search過一些info, 只記得是世界知名的潛水勝地之一, 同埋都唔平.

而定有人提起, 搞到我又再考慮一下.

價錢就大概nz$250一個day trip, 包兩個dives. 其實都幾貴; 不過又好像好靚.

skydive都nz$3xx一次啦, 我又唔話貴?! 其實膽小至真. :p

咩你地唔覺得係冇氧氣的情況下好像好唔安全咩? 只靠O個樽氧氣, 我真的有D怕 ~_~"

潛唔潛都未知, 不過有人upload左個video去youtube, 可以睇下, 真係真壯觀!!



http://www.poorknights.co.nz/
http://www.diving.co.nz/

Blog名

改來改去, 仍然未有一個滿意的blog名

最近想去很多地方旅行, 又想寫下blog, 把事情和所見所聞加入埋呢度, 咁blog名就要轉了...

從<逃.走紐西蘭>到<小朋友帶鴨鴨走遍紐西蘭>到<小朋友的眼睛看世界>, 好像而家個名比較好.

<小朋友的眼睛看世界> --> 用相機同文字去紀錄一切, 都不錯呵...

Tuesday, August 28, 2007

我不要「團進團出」的人生

轉載: <侯文詠:我不要「團進團出」的人生>
30雜誌 2006年 9月號

「如果人生是趟旅行,你不覺得多數人都是在『跟團』嗎?傻呼呼地跟著團走, 結果永遠看不到期待的風景。那麼,這趟旅行,豈不無聊透頂?」

人類建立了制度,努力維持制度運行,然而,制度的種種標準規範,卻又回頭主宰著眾人的行為與想法。那麼請問,人與制度的關係,究竟是大於、等於,或著小於?

在創作時,侯文詠屢屢企圖為此找到正確解答,但聰明如他,至今也尚未能夠解開這個「迴旋邏輯」似的詭譎習題。《白色巨塔》、《危險心靈》兩本小說,分別討論醫療、教育的制度問題,隨著情節發展,大快人心的結局幾近呼之欲出,這才發現,其實主角終究還是迴旋於制度之內。或許,侯文詠真的難以找到萬無一失的標準答案,於是只能留下無解之解。

即便,他已證明了自己的確能夠脫離制度。

「這個制度不能讓我感到快樂,制度之內的侯文詠不會是真正的侯文詠。」

1997年,侯文詠36歲,毅然辭去台大醫院主治醫師的工作。「我應該可以繼續往上爬,至少,可以混個醫學院教授來當。」他預想著自己在醫院制度之內的未來,一條恐怕沒人願意放棄的路,「但我很清楚,這個制度不能讓我感到快樂,制度之內的侯文詠不會是真正的侯文詠,因此我必須跳開。」

要跳開的不只是醫院制度,還包括了整個社會體制長期型塑的刻板價值,「在我的老家,有人當醫生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但說到作家,恐怕沒人理你。」以此延伸之後,你會發現侯文詠竟也擺脫了父母的期待,即便這份期待包含了絕對的溫柔,但誰說不是一種最強大的制約力量?

依據侯文詠的記憶,關於「離開醫院」這個念頭,他至少想了十年之久,「我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才確定自己累積了足夠的實力和經驗。在我眼裡,這些實力和經驗就像籌碼,一疊疊地累積,終於足夠讓我擺脫重重制約、換得自由。」

原來,侯文詠是個會「算計」的傢伙!「我常在想,當了這麼些年的醫生,寫了這麼些本書之後,究竟,這些籌碼能為自己的未來兌換什麼?」1997年,當侯文詠再次算計這個問題時,腦海浮現出了兩組選項:A、榮耀與權力;B、更多的自由時間。當然,他選了B。

「典範是社會要的謊言!拜託,不要把我寫成值得效法的典範。」

「一方面,我本就渴望更多的自由時間;另一方面,如果我不跳開,那麼,我恐怕會成為集名醫、名教授、名作家於一身的『典範』,而在我的觀念中,這種典範,其實只是一個『社會要的謊言』。」

「典範是社會要的謊言!」話似乎說得重了些。他解釋,普羅大眾所期待的典範,其實只是社會制度底下的一個樣板,藉此,狹隘地定義了何謂「成功」。人們渴望成功,開始循著體制內的階梯努力攀爬、競爭,甚至鬥爭。然而,這塊樣板是如此高高在上,於是,體制內的多數人,窮其一生心力恐怕都無法享受成功的喜樂,「你想,這會是個什麼樣的人生啊?」

至於那些制度外的「份子」,下場並沒有好到哪去,因為他們棄離了多數人的標準,於是,也就像是一種尋常社會裡的不正常,一種畸形,成了遭到摒棄、遭到漠視、不被關心的一群。「如此看來,制度顯然存在許多違反人性的晦暗,而制度裡的每一個人、每個典範,就組成了共犯結構。」

「所以,你們今天來採訪我,拜託,不要把我寫成值得效法的典範,真的,其實我也很俗、很普通,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準時收看白色巨塔!」忽然,沉重的討論裡,蹦出一個侯文詠式的幽默。

「決定寫長篇小說後,我開始重組拼圖,試著拼出我一貫想表達的核心價值。」

沒錯,在離開醫院工作之前,「侯文詠作品」就是風趣幽默的代名詞,其所展現的搞笑程度,幾乎可以用「境界」二字形容。《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烏魯木齊大夫說》,乃至於《大醫院小醫師》、老婆系列等,無一不是在極具喜感的詼諧筆觸之下,提供讀者一個笑看世事的新鮮角度,也為讀者營造一個樂觀開朗的處世空間。

於是,當《白色巨塔》、《危險心靈》忽然用了這麼赤裸深沉的手法,毫不留情地揭開制度面的暗瘡之後,人們難免開始懷疑,「他發生了什麼事?」一向幽默風趣的侯文詠,對這世界的觀感改變了嗎?

「觀感、態度、角度,什麼都沒變啦!」侯文詠開始解釋,無論是搞笑或者深沉,其實,創作的原點多半還是回到開宗明義的那個大哉問──人與制度的關係。「如果有變,那就是我的自由時間變得更多了,多到可以開始創作長篇小說。」

或者應該說,侯文詠前、後期的作品,雖然呈現方法大異奇趣,但實則具有一貫的本質。「過去的散文、短篇故事,就好像是散落一地的拼圖,在決定寫長篇小說之後,我開始蒐集、重組這些拼圖,試著拼出我一貫想要表達的核心價值,而它的樣貌,自然也就不會只是一塊拼圖而已。」

可以想像,當我們把許多荒誕的情節彼此相連,赫然發現原來整個世界都很荒誕,那麼,就算還能笑得出來,恐怕,也是基於一種黑色的幽默。如此思考之下,「頑皮故事」裡面小小男主角為了獲得上台表揚機會的怪誕做法,加上「烏魯木齊大夫」對那個準備革命的考生所提出的搞笑建議,好像真的也就形成了《危險心靈》故事背後的真正核心。

「如果制度有生命,人的思考就是DNA,是DNA決定了生命的樣貌。」

「除此之外,剛好,我也認為在當前這個環境當中,小說對社會的影響力是最深刻的。」侯文詠表示,相對於散文或短篇故事,在長篇小說的結構裡,作者的形象可以藏到深處,相反的,故事主角的形象,則更容易投射在讀者的內心,產生共鳴。

「沒錯,《白色巨塔》與《危險心靈》的結局都是無解,但是透過無解,才能讓讀者開始獨立思考。」侯文詠開始闡述自己的創作企圖,「我相信人的心裡都有分辨善惡的能力,因此,當制度裡的人開始受到小說引導,能從更高的角度觀望制度全貌,開始思考何者『當為』或『不當為』之後,制度的樣貌自然也會開始改變。」

「如果制度有生命,人的思考,就是這個生命的DNA,畢竟,是DNA決定了生命的樣貌啊!」侯文詠或許已經不當醫生,但跳脫了醫院制度的他,卻能從更高的位置執行手術,試圖為這生病的制度,徹底改造DNA。

侯文詠再次開始扳著手指算計起來:「兩本小說的讀者差不多有六十萬以上,改編成電視節目後,不是我臭屁,但我想收視觀眾應該會有百萬以上,你想想看,台灣的人口並不太多,這場DNA改造工程,贏面其實不算小哩!」

「如果人生是趟旅行,你不覺得多數人都是在『跟團』嗎?」

嘴巴上說沒有答案,但是擺明了,侯文詠正在努力證明人的價值絕對可以大於制度,成功的定義也絕對不會只是制度內的那個樣板。侯文詠舉例:「蔡康永的父親過世時,康永哭得非常傷心,據他說,他最感念爸爸給了他絕對的自由。」而這個自由,往往是不被社會制度的標準所認同的,「你看,這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但成功的原因是脫離體制的。」

再想想,何謂成功的人生?「對我來說,成功非關成就,只要能夠享受生命,永遠保持熱情與好奇心,就是成功。」侯文詠強調,每個人都該思考「自己是什麼」,在自己的內心裡,找到一個最讓自己感到舒服的地方,然後勇於追求,即便這方樂土似乎並不屬於制度的象牙塔內。

「當然,我並不鼓勵每個人都自我放逐,也不是鼓勵大家衝撞制度。」侯文詠試圖找個具體而適當的比喻,為「人」與「制度」的關係做個結論:「如果人生是趟旅行,你不覺得多數人都是在『跟團』嗎?」如果覺得導遊安排的行程合你胃口,保持熱情跟下去吧!但若明明想去別的地方,卻又不敢走自己的路,「傻呼呼地跟著團走,永遠看不到心裡期待的風景,那麼,這趟旅行,豈不無聊透頂?」

侯文詠
1962年生
曾任職台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目前專職寫作。著有《頑皮故事集》、《白色巨塔》、《親愛的老婆》、《大醫院小醫師》、《危險心靈》等十餘本創作。

Monday, August 13, 2007

精打細算

行山裝束真的貴, 平常一件快乾裇衫要$300左右, 行山襪要過百, 可拆短的行山褲都要$500/600, 防水gore tex 風褸要過千.

網友介紹有間出入口店賣高水準的平貨, 今日就走去八下...

誰知一係唔去, 一去就大出血!!

戰利品:
可拆褲腳功能褲兩條 ($99; $129) {原價約$500一條}
長袖快乾行山裇衫兩件 (共$150) {原價約$300一件}
行山襪 ($100/5對) {原價約$100一對}
消費: 共$478 {原價約$2,100}

另外還見超薄風褸約$100, gore tex 風褸都是 $399...

品質不錯, 可比美街外的有牌子貨色, 但是價錢平到令人難以至信.

真的唔理是a貨定正貨, 買來粗著真的抵.


戰利品...

Friday, August 10, 2007

沒有電飯煲的日子

今日八號風球, 一早食完晚飯呆呆在家沒事做, 就試下沒有電飯煲煮飯的日子.

去到紐西蘭的hostels, 沒有電飯煲, 就怎樣煮飯食好呢?

有朋友介紹用煲煮, 不過我就試下蒸飯, 用煲煮會有飯焦嘛, 而且蒸飯可以連餸一齊蒸, 好像好味d!!
經過兩次實驗, 以下做法應該可以煮到可以入口的白飯一碗.

材料: 半mug米; 半mug熱水 (1:1)
煮出來是約一碗飯左右

半mug米















半mug熱水














用水浸米3-5分鐘左右, 再隔水蒸12分鐘.















當蒸到7-8分鐘時, 飯應該是半生熟, 咬落好像是食瓜子咁, 少少硬
搞一搞d飯, 等面頭的飯不會太乾, 下面的不會太濕.














蒸到12分鐘時熄火, 再焗3鐘左右, 飯應該是乾身, 就可以食得!















左邊是第一次實驗品, 多左dd水, 飯較濕. 不過放耐左一陣, 約10分鐘左右, d飯吸收了d水, 就會較好食. 右邊是第二次的改良版, 半mug米, 半mug水, 軟硬剛好, 可以即食.
















實驗都算是成功. 下次就試下連餸一齊蒸, 呵呵呵!!

Saturday, August 4, 2007

理財. 保險

見有時間, 就準備一下萬一要搖遠控制香港錢銀時, 可以怎樣做.

- 申請了電話理財密碼
- TT去外國戶口, 要收HK$100手續費, 再加當地銀行手續費
- 用提款卡在外國的提款機攞錢, 每次HK$25手續費, 上限HK$20,000.
- 申請了備用貸款戶口, 每提取$10,000, 每天$3利息 (年息p+3%, 免年費). 萬一有意外, 都有錢旁身.

另外又買了一份醫療保和$100萬意外. 萬一有事, 希望家人都有一個保障.
不過還未決定到買多少旅遊保, 買頭一個月好? 定買足全期?

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未辦妥?

秘製雞翼

記錄番一兩味簡易食譜, 如果唔係就餐餐食腸仔旦.

秘 製 雞 翼

材 料
雞 翼 2 磅 、 葱2 包 、 紅 頭 1/2 個 ( 切 片 ) 醃 料 : 老 抽 3 湯 匙 、 生 抽 2 湯 匙 、 糖 1/2 茶 匙 、 胡 椒 粉 少 許 調 味 : 紹 酒 / 生 粉 各 少 許
做 法
1. 雞 翼 洗 淨 抹 醃 好 , 放 雪 櫃 雪 15 分 鐘 。
2. 起 大 滾 油 鑊 爆 香 紅 頭 片 及 , 然 後 下 雞 翼 爆 炒 一 會 ; 加 水 少 許 , 轉 中 火 蓋 焗 1 至 2 分 鐘 , 間 中 揭 蓋 兜 炒 。
3. 待 雞 翼 將 熟 , 轉 大 火 下 葱段 兜 炒 , 再 加 調 味 炒 至 收 汁 即 成 。

貼 士
葱一 定 要 多 , 待 吸 汁 液 , 即 是 味 滲 入 雞 翼 之 時 。

Friday, August 3, 2007

轉載 - On The Road

轉載再轉載
2007年7月1日蘋果日報名采

******************************************
《 路 上 》 歐 洲 的 國 內 機 , 又 窄 又 小 , 當 然 沒 有 電 影 看 , 只 聽 錄 音 書 罷 了 。 在 巴 士 上 , 我 也 讀 不 了 書 , 全 靠 聽 。 只 在 酒 店 房 間 , 才 翻 翻 正 式 書 本 , 這 幾 天 重 看 了 《 路 上 On The Road 》 。

這 是 作 者 積 克 . 卡 勞 圭 Jack Kerouac 的 半 自 傳 性 著 作 。 此 君 之 前 沒 寫 過 書 , 文 學 修 養 也 不 是 特 別 好 。 總 之 在 旅 行 途 中 , 有 什 麼 記 什 麼 , 並 無 什 麼 特 別 的 趣 事 , 哩 嗦 地 , 到 底 有 何 種 力 量 , 吸 引 我 再 讀 此 書 呢 ?

不 單 是 我 一 個 人 , 天 下 愛 好 旅 行 的 人 , 都 在 重 讀 。 今 年 是 它 出 版 的 五 十 周 年 紀 念 , 日 子 , 真 過 得 快 ! 在 六 十 年 代 , 此 書 影 響 了 整 個 文 壇 , 捲 起 一 陣 頹 廢 之 中 又 求 知 的 風 潮 , 創 造 了 「 疲 憊 的 一 代 Beat Generation 」 。

作 者 的 旅 程 , 當 今 看 來 , 短 暫 得 可 笑 , 只 有 一 千 七 百 二 十 七 里 長 , 走 的 都 是 美 國 的 鄉 下 , 連 外 國 也 還 沒 踏 出 一 步 呢 。 五 十 年 來 , 平 均 每 年 還 能 賣 十 萬 本 , 加 起 來 是 個 驚 人 的 數 字 。 這 本 書 將 一 直 暢 銷 下 去 , 成 為 經 典 , 是 經 過 時 間 的 考 驗 的 。

一 接 觸 到 它 , 你 就 會 染 上 放 翁 癖 , 從 此 愛 上 旅 行 , 一 生 樂 此 不 疲 。 這 本 書 最 強 烈 的 訊 息 是 :
放 下 一 切 , 走 吧 ! 愈 年 輕 看 這 本 書 愈 好 , 馬 上 出 發 。 其 實 老 了 也 不 遲 , 重 要 的 是 精 神 上 的 解 放 , 而 不 是 實 際 的 旅 行 。 五 十 年 前 的 作 者 , 只 夠 錢 買 汽 油 , 用 一 輛 破 車 和 朋 友 到 處 流 浪 。 當 今 的 旅 行 , 可 以 說 是 歷 史 上 最 便 宜 的 時 候 , 所 有 物 價 都 在 高 漲 , 只 有 機 票 愈 來 愈 便 宜 。 還 等 些 什 麼 呢 ? 出 門 吧 ! 你 目 前 的 工 作 並 非 沒 有 你 不 成 的 , 別 把 自 己 看 得 太 重 。 你 要 照 顧 的 人 , 也 不 會 因 為 你 不 在 他 們 身 邊 而 馬 上 死 去 。 多 看 天 下 , 多 觀 察 別 人 是 怎 麼 過 這 一 生 的 。 回 來 後 , 你 會 對 別 人 更 好 , 你 會 對 自 己 更 好 。

如 果 你 還 猶 豫 , 就 去 買 這 本 書 來 看 看 。
讀 原 文 最 好 , 台 灣 人 也 應 該 翻 譯 過 , 書 名 譯 成 什 麼 就 忘 記 了 。

蔡瀾

******************************************

http://en.wikipedia.org/wiki/On_the_Road

說了. 失望. 沒所謂啦!!

昨天說了辭職了.

一如意料之內, 老闆很驚訝.
當然, 我的離開你就好像沒有了左右手; 就好像用電腦沒有mouse, 不知所措.
不過, 總有一日你會再買一隻新mouse; 又或者用keyboard都可以控制啦, 只是未習慣.
總之多謝你的理解, 支持同鼓勵.

不過亦有很要好的同事不停地challenge. 失望當然有.
你的指責好像有點多,
你說不覺摘蘋果有什麼體會;
你說萍水相逢不覺有什麼交流可言;
你說耗盡所有金錢而得不到什麼覺得不值...
對, 你有你的見解... 可是未去過又點知會得到什麼呢?

或者, 只怪自己未作好準備怎樣去應對你的問題
或者, 要做一大堆標準答案去應付將來一切的提問

看過一本書的其中一段說到: 決定做不做一件事情, 無論是對是錯, 做了總算是一種經歷; 如果不做, 連這種"是對是錯的經歷"都沒有, 將來回憶只會是一片空白.

我只想將來有一點點回憶.

我常常說, 回想過去5年, 10年, 你做個什麼事情? 做過什麼令你覺得自豪的事情?
我不想到我兩腳一伸時, 自己沒有一點點回憶. (我的過去10年)

希望在香港的家人朋友, 當我不在你們身邊時, 你們會好好照顧自己, 等我回來分享我的一切.

**********************************************
突然想起這首歌. 是小學四年級每天清六點返學時自己亨的一首歌...

<有誰共鳴>
張國榮
曲:谷村新司 詞:小美 編:趙增熹

抬頭望星空一片靜
我獨行 夜雨漸停
無言是此刻的冷靜
笑問誰 肝膽照應

風急風也清 告知變幻是無定
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
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
矛盾是無力去暫停
可會知 我心裡困倦滿腔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從前是天真不冷靜
愛自由 或會忘形
明白是得失總有定
去或留 輕鬆對應

孤單中顫抖 我知我實在難受
問誰願意失去了自由
想退後 心裡知足我擁有
前去亦全力去尋求
風也清 晚空中我問句星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

Wednesday, August 1, 2007

介紹一下香港?

如果別人叫你介紹一下香港, 真的不知由那麼說起.
如果別人問你97前後的事情, 問你什麼是1997, 點答好呢?

真的要找多d香港的資料, 準備一下同其他國家的朋友交流一下.

講真, 讀書時的香港歷史課題已經完完全全比返老師啦... 用中文都或者可以吹下水姐, 什麼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1997, 7.1 etc... 如果要用英文同人傾計, 真的要補習一下, 如果唔係比人問到口啞啞就瘀咯...

大家一起補習一下香港的歷史, 文化, 經濟, 政治的資料啦~~
係維基search到的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ng_Kong

**************************************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ommonly known as Hong Kong (Chinese: 香港), is one of the tw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long with Macau. Comprising more than 260 islands, the territory i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bordering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north and facing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east, west and south.

Hong Kong was a Crown Colony of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842 until the British Nationality Act 1981 was passed. As a result of that act Hong Kong then became a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 In 1997 a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returned Hong Ko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and the Basic Law of Hong Kong stipulate that Hong Kong operate with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until at least 2047, fifty years after the transfer. Under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erritory's defence and foreign affairs, while Hong Kong maintains its own legal system, police force, monetary system, customs policy, immigration policy, and delegates to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and events.

**************************************